Author Leona

喜歡法律與哲學的宇宙人,但更熱愛創新所帶來的新事物,正努力向各界學習,過著只有一生的Start Up Life。 My motto: “Don't limit your challenges; challenge your limits.” ― Jerry Dunn

0

第一堂 Legal Tech 課程今天在Coursera開學啦!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2014年的文章就指出2020年開始,美國律師間的兢爭,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能否充足的運用科技發展,以及掌握商業模式的改變,帶給顧客最好的服務與體驗。筆者在初步聽了這門課後認為,如果Legal Tech對法律產業的改變有些難以想像,或許這門課的說明與例子能夠先替我們描繪初步的框架。

0

Legal Tech全球專利申請攀升,然後呢?

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今年(2017) 8月16日發布的統計指出LegalTech領域的專利申請數量,與過去五年相比攀升百分之484,而這當中申請佔比前三的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與南韓。但,專利申請之後呢?

0

代購不可不知的智財1.2.3.

近幾年聽過不少「代購」想要小賺一筆,賣的是正品,但卻在其他環節因為違反其他規定反而被告侵權?這篇用一個例子告訴你代購所涉及的智財相關法規。

0

專訪:台灣第一個無形資產鑑價系統「Qcount快算」

這十餘年在實際從事評價工作的過程中,發現幾個產業實務問題,第一是評價師不受職業資格限制,任何人都能做,評價結果往往因評價人員水平良莠不齊,公信力也大打折扣。再者,委託資產評估師所費不貲,加上談判初期不確定性高,使得大多數需求者不願意花費高額評估費,無法順利取得可參考的價值而使談判受阻。

0

第一個開始賺錢的法律聊天機器人:申請商標的PatentBot

第一個開始賺錢的法律聊天機器人是協助申請商標的PatentBot,奧地利智財局也推出了自己的PatentBot,它叫Albert,他們的訴求都是即時的提供快速又便宜的服務,而企業或新創團會不會買單呢?或許先從了解他們所提供的服務來看看也不遲。

0

台灣的Legal Tech有哪些,與一些個人觀察

過去國際化-世界是平的,這件事在法律產業鮮少讓我們有感觸,可是當網路上法律服務的平台增加,語言的障礙被彌除後,使用者在選擇時,在一般情況下較無利害關係時,大概都會選擇在網路上低成本、快速的服務了,至於這樣做對於當事人的權益保護或智權佈局是否完整,或者可能產生疏漏,西班牙提供律師諮詢的平台服務好不好,都是擁抱Legal Tech後可以再觀察的,也或許之後法律產業不可避免的對於「使用者體驗」、「平台經濟」要有越來越多的討論了。

0

那個被笑沒有商業利益的點子後來如何了?Lawsnote一週年專訪

去年(2016) 10月,我們對Lawsnote團隊做了第一次的專訪「這個點子被嘲笑沒有商業利益,但律師們卻愛死了」。這個月正好是Lawsnote上線一週年,和那個時候相比,已經有許多法律人開始採用Lawsnote作為主要的判決查詢工具。因此我們再次專訪Lawsnote的創辦人Barry,請他來和我們聊聊過去一年的體驗和未來的規劃,讓有興趣的人可以更了解這個專注耕耘在法律科技化的團隊。

0

「防禦性商標」是個嫑嫑的「笑話」?!

小米、阿里巴巴、老乾媽、雪碧還有星巴克的防禦性商標大家都聽過不少,每次看都會笑到嫑嫑的,慈濟的「大愛」也幾乎在全類別註冊商標了,但是!這樣的策略在台灣真的有必要嗎?!

0

台灣首屈「文創情趣用品品牌」,凡事都得DIY

就讀大葉大學企管系的林辰憲Mickey,因為課堂與教授的打賭,意外打開在情趣用品市場中自創品牌的契機,紅點設計獎一次德國IF設計獎,甚至為情趣用品在CES展上開啟大門,創立「大規模文創Massiv」。在這個令人害羞的獨特市場裡,沒有前例能夠依循,他如何在研發、設計與行銷上都找到適用的邏輯,讓品牌走向國際。

0

關於最近商標爭議的二三事

以「文案達人」的案子為例,「文案達人」確實於經濟部商業司完成公司登記,但未進行商標註冊,也就是說爭議發生時,並無商標權能夠主張…而「公司登記」與「商標註冊」間的關係?
(1)是不是自己拿的公司名稱註冊商標就會過?
(2)可以拿別人的公司名稱註冊為自己的商標嗎?

0

不一樣的法律人專訪—律師娘林靜如

律師娘歷經「全職媽媽」與「全職婦女」後,從自身經驗出發,從2014年開始經營「律師娘講悄悄話」粉絲團,分享她所觀察到兩性職場、家庭與感情議題,締造出兩年累積20萬臉書粉絲與2萬Line粉絲的紀錄; 更有四本著作,透過文字中的感性理解與理性分析,讓女性在現實與夢想中找尋幸福時,像是傾聽者與守護者,提供安心與正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