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制度需要改革?論開源與軟體專利

0

近日,美國紅帽公司(Red Hat, Inc.)的副總裁Rob Tiller向目前任職於電子前瞻基金會的Daniel Nazer律師,詢問了許多有關軟體專利的問題。Daniel Nazer律師也是馬克庫班委員會的主席,致力於抨擊那些看似愚蠢的專利,以及定期審視專利制度的健全。

 

以下便是Rob Tiller副總裁與Daniel Nazer律師的對答:

 

問:為何有越來越多的軟體專利出現?

答:從現有的專利制度與審查條件來看,申請人相當容易就能獲得範圍模糊且過大的軟體專利。這樣的情況有利於那些擅於以專利制度作為商業遊戲的企業,但卻非常不利於致力開發軟體的開發者。加上現有制度甚至過於鼓勵企業應該申請大量專利,以作為市場競爭時的防禦武器。故而,只要專利局持續地允許軟體專利的申請,企業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也只能繼續提出申請。

 

問:是否能提供避免侵害軟體專利之專利權的方法給軟體開發者?

答:根據統計顯示,全世界目前有著約400,000件與軟體相關的專利,並以一年50,000件的速度大幅增長。再者,這每一件軟體專利的申請專利範圍中都有著超過十項,甚至是百項的請求項。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如果軟體開發者要對這些軟體專利進行全面性的專利侵權檢索(Patent clearance search),所需的費用會是整個軟體行業一年的產值(編按:暗指根本不可能做到)。

 

所以說,在成本考量下又為了降低侵權的風險,軟體開發者僅能目標性地對特定領域的軟體專利進行檢索,例如針對特定專利組合或特定競爭對手。但侵權風險依然存在,尤其在你成長茁壯時,便會出現向你討錢的流氓。

 

問:開源者相較於專有者,何者較易受到專利的攻擊?

答: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理論上來說,開源者應該比較容易受到專利權人的攻擊,因為專利權人將輕易取得所公開之原始碼,並將其與專利內容進行比對分析。但在實務上,我認為開源者與專有者是沒有差別的,原因如同上面所述,現有軟體專利的專利範圍都太過於抽象與模糊。那些專利流氓們僅需判斷軟體上的使用者介面或其功能,便能發動專利侵權訴訟。舉例來說,根本不用去分析一個電子商務網站所提供之購物車功能背後的程式碼,僅需知道其有購物車功能,而專利範圍內也有提及,這樣就夠專利流氓發揮文章了!

 

所以說,不管是誰都是很容易遭到專利攻擊的。

 

問:專利制度是否因為軟體專利的氾濫,而需要根本性的改革?

答:那鐵定是需要的!我壓根不認為軟體專利促進了創新。我認為越來越多的軟體專利只是為了增加專利組合的專利數量,而這正是專利流氓最愛的手段。我們應該重新審視軟體專利的審查標準,甚至是否需要軟體專利的存在。

 

 

問:關於專利制度的改革,你是否有看到怎樣系統性的規劃?

答:事實上,美國國會正在規劃一些改革法案,但僅止於針對專利濫訴的情況(編按:即並非針對軟體專利是否應該核准的根本問題進行改革)。很不幸地,就我所知,目前檯面上並沒有任何針對有關低品質軟體專利的改革方案。

 

(本文為 Opensource.com 網站,依據 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國際 授權條款 授權,原作者為Rob Tiller,原文在此
(Cover photo credit:opensource.com@flickr CC BY-SA 2.0)

這篇文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轉發!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