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期刊出版市場:學界力抗出版巨商的奮鬥史

0

改圖自 2013 (CC) julochka, “amazon haul” @ flickr, CC BY-SA 2.0.

鄭婷宇/編譯

在研究過程之中,學者需要閱讀大量的參考資料,並時常需要更新、交流最新發布的文獻以跟上知識產出的腳步,但面對一個由少數大型出版商集團寡占的學術出版市場,全球各地的圖書館都面臨無力負擔高昂訂閱費用的窘境。

面對節節高升的訂閱費用,臺大圖書館在2016年12月6日開出第一槍,發出明年起停止訂閱Elsevier Science Direct的公告,清大、交大等大學也隨後跟上。對學術研究來說,此資料庫涵蓋理工與生醫領域的許多文獻,退訂的決定將對師生造成重大影響,但唯有聯合的抵制運動,方能有一絲爭取合理價格的機會。事實上,抵制Elsevier的運動早已在世界各地發生。

六大廠商出版過半期刊,文獻出版日益集中化

世界上第一本科學期刊誕生於1665年,分別是法國的Journal des Sçavans(智者雜誌)和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皇家學會哲學會刊)。在期刊系統出現以前,學者們大多藉由私人信件的往返、各式會議及專書中討論彼此的研究,訊息傳播的範圍與效率都受限。科學期刊的創立,幫助科學家擴大資訊接收的範圍,並得以定期交流研究成果,同行評審的原則也由此奠定。

從期刊問世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雖然商業出版的期刊比例不低,傳播效率也較高,但大多數的出版業務仍由各學會負責。不過,1990年代中期的資料顯示,出版界的情勢出現了逆轉—商業出版的比例佔期刊總數的40%、學術與專業學會出版比例佔25%、大學與教育出版佔16%。在1994-1998年間出版的論文當中,出自Elsevier的比例就已高達20%。

Larivière的研究分析了於1973-2013年出版的4千500萬份的科學論文,證明了在自然暨醫學科學與社會科學暨人文學等領域,發現文獻出版集中於六大出版商的現象日益顯著。這六大出版商分別為Reed-Elsevier、Wiley-Blackwell、Springer、Taylor & Francis、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以及Sage,其中前四家身兼兩大領域的龍頭,Sage僅在社會科學暨人文學中躋身前五大出版商,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亦僅在自然暨醫學科學佔有前五大之一的地位,並且是上述出版社中唯一的學術學會,其餘五家全都是商業出版商。

數位科技的應用,非但沒有使得知識的傳播更加普及與自由,反而讓大型的商業出版集團獲利更多。在自然暨醫學科學領域,1973年之前,前五大只佔該領域約20%的論文出版比例,到了2013年激增到53%,其中Reed-Elsevier、 Springer和 Wiley-Blackwell三家就囊括了47%的比例,足見出版比例分配的不均。社會科學暨人文學領域,1973至1990年間,前五大商業出版商所出版的論文比例佔該領域不到10%,卻在2013年時飆升至51%。換句話說,在這兩個領域做研究的學者在查詢資料時,大概每兩篇文獻,就會有一篇名列於這六大家出版商的資料庫之中(圖1)。


圖1 2013年前五大學術出版社在兩領域的期刊出版比例
資料:The Oligopoly of Academic Publishers in the Digital Era / Vincent Larivière
製圖:鄭婷宇

高昂文章處理費與訂閱費,逼研究者起身抗議

呈現寡占狀態的學術出版市場,衍生出文獻集中化的現象,加上不合理的商業模式,使各大圖書館漸漸無力負擔出版商不斷提高的訂閱費用。早期,當學者想出版研究成果時,只能無償交付出版商,後續學者本身因不再擁有著作權利,以致不得自行散播著作、與同業交流,除非圖書館付出大筆費用買回期刊,納稅資助國家研究的公民也無法閱讀這些最新的知識。有感於期刊出版商以販賣他人研究成果獲取利潤的商業模式,對研究者、圖書館與納稅民眾都不公平,開放近用的新型商業模式在一連串摸索中逐漸成形(詳情可參考)。在開放近用的出版形式中,期刊出版商轉而向學者或其所屬的機構索取文章處理費,刊出後的論文將可免費釋出給所有人取用。

在混合型期刊(Hybrid journals)中,資料庫的取得須透過訂購,但支持文章以開放近用的方式投稿,此部分便會向作者所屬機構索取文章處理費,以「彌補」該文提供給任何人免費取用所減損的經濟收益。期刊Lingua的前主編Johan Rooryck,批評混合型期刊是「雙重收費」,不僅向作者索取高達每篇1800美元的文章處理費,期刊的訂購也要價不菲。即使Lingua所屬的Elsevier表示已收取文章處理費的文章是免費開放,但許多研究者仍對於期刊訂立的高昂文章處理費與訂購費感到不滿,認為自己無償勞動所產出的學術貢獻,成為出版商獲取高額利潤的來源。畢竟Elsevier、Springer和Taylor& Francis等幾家大型出版商的獲利率皆高達35%,這可是比Facebook獲利率27%還驚人的利潤。

期刊大盤商索取的高昂費用,對學術成果的流通與近用性皆造成傷害。研究者的怨念在2015年爆發開來,要求Elsevier降低文章處理費、讓作者保留其著作權等。在Elsevier拒絕後,Lingua的六位編輯與31位編輯委員集體辭職以示抗議。這群編輯另創一個新的開放近用期刊—Glossa,只向作者收400美元的文章處理費,並取消對無資金之投稿者的收費。

認知科學的社群則在2016年接續了這場對Elsevier的抗議運動。一群研究者向Elsevier請願,要求降低Elsevier在該領域的權威期刊–Cognition的文章處理費。由David Barner發起的聯署請願,在一週內就集結了超過1200位附議,其中包括至少十位Cognition的編輯委員會成員。截至目前為止,該網站共收集了1661位科學家的連署。

期刊訂閱費用節節高升,大學圖書館紛紛抵制

在期刊與出版商彼此合併或兼併之後,學術出版市場被少數幾家廠商寡占的情形,使圖書館更無議價的空間。根據美國研究圖書館(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之統計,自1986年至2012年以來,期刊價格已上漲456%,約為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幅度的四倍,期刊價格居高不下,穩坐圖書館開支最高的寶座多年。

面對不斷上漲的資料庫訂閱費用,各國學術機構的採購經費日漸捉襟見肘。2012年,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家Timothy Gowers在其部落格發表一篇「知識的代價」(The Cost of Knowledge)的文章,呼籲學界共同抵制Elsevier剝削研究者與社會的商業模式,加入拒絕向Elsevier擁有之期刊投稿、協助審閱或編輯的行列,目前已累計有16,484人響應。以Gowers的文章為序幕,一場向Elsevier抗議的「學術之春」(Academic Spring)開始在世界各地的學術機構蔓延而起。加州、哈佛等名校先後譴責Elsevier資料庫售價高額的漲幅,停止訂閱。

儘管Gowers的登高一呼獲得熱烈迴響,但這場杯葛似乎缺乏後續的威力與參與動能。根據Tom Heyman等人於2016年追蹤化學、心理領域約500名參與聯署的科學家後續動向的研究指出,有23%簽名的科學家仍在Elsevier發表論文(圖2)。對科學家來說,要遵守「不發表」的承諾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不小,面對學術工作環境崇尚的高影響力指標,科學家常有投稿主流且高影響力期刊的壓力與誘惑。

圖2 抵制Elsevier承諾跳票的科學家
資料:On the Cost of Knowledge: Evaluating the Boycott against Elsevier
  /Tom Heyman, Pieter Moors, Gert Storms.
製圖:鄭婷宇

荷蘭是Elsevier的發源與總部所在地,當地的學術圈同樣對沉重的訂購費用感到不滿。2015年,荷蘭教科文部次長Sander Dekker出面與Elsevier談判,加上14所公立研究型大學聯合發動杯葛計畫,威脅集體辭去於Elsevier編輯等職務,甚至投稿。這場由政府帶頭、學界團結對抗壟斷的學術出版集團的運動,在Elsevier的妥協下落幕。雖然荷蘭學界提出的條件被打了些折扣,但仍成功爭取到更好的開放近用條件。

為了抗議Elsevier不透明的商業模式,德國DEAL Project計畫共有多達60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共同抵制Elsevier,全面停訂Elsevier期刊的決定將自2017年1月起生效。
 
臺灣各大學對出版商的反擊

臺灣也在這波抵制Elsevier的浪潮中挺身而出。臺灣全國每年花費於購置Elsevier Science Direct電子期刊的費用不斷攀升,2016年的費用較2008年增加了53%,達到2700萬美元,占目前大專校院的年度電子資源採購經費近1/3。經全國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CONCERT)小組與Elsevier討論後,因Elsevier堅持其計價模式及內容,CONCERT小組決定延緩續訂,並呼籲各圖書館考量全體會員的利益,集體停訂以促使Elsevier與臺灣簽訂合理的合約。

各校圖書館長年承受不斷調漲的資料庫訂閱費用壓力,即使是資源豐厚的臺灣大學也難以承受。Elsevier Science Direct的驚人訂價,排擠圖書館引進其他期刊資源的經費。臺灣大學於首先發出明年起停止訂閱Elsevier Science Direct期刊的公告,緊接著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科技大學、勤益科技大學、實踐大學等學校先後發表停止訂閱的聲明(圖3)。

圖3  Elsevier Science Direct採購經費與效益不成比例
資料: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三校圖書館之公告
製圖:鄭婷宇

推動及取得開放近用論文的其他管道

對抗大型期刊出版商壟斷之運動前途未卜,學者與研究機構是否能夠團結面對是關鍵所在。除了抵制訂閱、投稿、編輯大型商業期刊之外,還有其他可行的實際行動可推動學術出版環境的開放。

Ginsparg架設的arXiv,提供科學家上傳自己論文發表前的預印本的平台,開放所有人瀏覽與下載,讓最新的研究成果能迅速且更大範圍的交流。Alexandra Elbakyan創立的Sci-Hub提供用戶免費下載論文的服務,遇到付費論文時,該網站會自動登錄志願者提供的已訂閱帳號進行下載,並自動備份論文,方便下個用戶的使用。

當知識成為可以估價的商品,研究成果的流通範圍及可近性勢必會受限。長久以來,期刊出版商以學者產出的論文為獲利基礎來源,在收取高昂文章處理費、訂購費的狀況下,年年賺得豐厚利潤的商業模式,一直引起研究者與學術機構的怨懟。儘管開放近用的概念在學術界已漸次推廣開來,大型商業集團壟斷學術出版市場的情形,讓許多研究及教育機構在面對年年抬升的期刊資料庫價格面前,幾無議價能力。當知識成為一項價格難以負擔的商品、資訊的流通被付費高牆阻隔,難以取得參考資料的研究將停滯,對整體社會也將會是弊大於利的悲劇。
 


相關連結:

 

本文獲台灣創用CC授權轉載,作者為鄭婷宇,原文在此

這篇文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轉發!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