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創,不該只是輕輕的「創」—從創創點火器為開頭

0

前言————————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於11月1日下午舉辦青世代高峰對話創創論壇,廣邀各方人士報名參加,並邀請城邦出版集團首席CEO何飛鵬、數位政委唐鳳、Appworks之初創投創始合夥人林之晨,聯合分享自己在創業方面的心得與建議。

接續上一篇文章,本文要帶各位觀眾先從創創點火器的前世今生開始講起。

教育部於1999年開始,啟動U-start計劃,且持續到了今年,以金額補助方式獎勵創業,每案最多可補助25~100萬不等。而創創點火器為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年(2017年)的計畫。引用官網的說法為:

為點燃校園創業星火、捲動青年初創風氣,而推動希望建構串聯產官學及國際的創業氛圍與訊息之機制,培育臺灣青年創業知能,協助臺灣青年初創準備,促進創業團隊取得更多資源、發揮校園創新創業資源效益,凝聚大專校院青年創業家及校園、民間產創能量。

本計劃確實舉辦了各式小型與中型聚會、沙龍,且鼓勵民眾提出創新提案,交由評審審查後,擇優進行後續補助,諸如獎品或課程。且媒合了各項補助計畫,並以自媒體形式經營,試圖以臉書直播方式促進民眾參與。且政府各處室亦創設各網站,諸如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青年圓夢網,與各地實體的創新育成中心,如近日進駐空總的—社會創新實驗中心等。

圖片摘自:創創點火器官網

似乎政府似乎對青年創新計畫有著完整的網絡,然而?

以創創點火器的網頁為例,依然是以社群媒體為主要導向,網頁本身內容並沒有實時更新,且其補助對象的審查標準之一是以臉書投票作為評分標準,然而投票人數每案從約十餘人到千餘人不等,從樣本數之不足可見推廣之不足。

圖片摘自:創創點火器官網

回到演講現場,此次11月1日高峰對話論壇,是創創點火器總結40餘場中、小講座後,舉辦之大型論壇,規模之大甚至請到副總統陳建仁、教育部次長姚立德等等,估計參加人數也在數百人。然而本次創創論壇的舉辦時間,卻是在平日下午,大部份青年都在學校上課而在職青年也在上班的時段,參加族群保守估計更都在35歲之上,不禁令人疑惑,政府所謂青年創業其目標客群到底在哪裡?

圖片摘自:創創點火器官網

而演講廳內,由於位處地下室,且與會人數眾多,並無法很好的取用行動網路服務,論壇也確實針對此問題提供WIFI網路,然而或許是因為人數實在太多,B編與許多與會人士都無法順暢連用WIFI,讓人不禁懷疑時常舉辦活動的政府單位怎會犯下這種常見的錯誤,遑論目前新創多以IOT、OTT等各種依據網路而生的服務居多,如果政府對基礎建設不重視,又怎能支撐起相應的新創服務呢?

咦?長官呢? 不知所蹤的官場開場文化

此外,前述之副總統、教育部次長在結束開場後便以公務為由離去,而B編試圖採訪青年發展署人員時,才發現餘下工作人員幾乎都是來自發包之執行單位—商周集團員工,青年發展署官員不知所蹤。也難怪講者林之晨一上台便譏諷政府官僚文化的傲慢。而唐鳳政委則是依其演講慣例,鼓勵參與者用網路提問方式進行對答,在提問人中,不乏詢問政府對新創團隊有沒有提供資金及其他援助,可知政府在推動相關獎助計畫時,依然是不夠完善的。

最後B編則針對青創在高等教育的佈局與輔助進行現場詢問,從講者的回覆可推知,其實政府在新創圈,只要不要扮演阻礙者的角色即可,新創圈也不期望政府給予實質幫助。然而政府卻又將新創、新南向視為國家政策,不禁讓人有各種「台灣之光」的即視感。然而其實政府還可以做更多,例如實際在校園設點提供講解服務,或者透過公文請學校幫忙宣傳。

國家不該吃人民豆腐,更該第一時間走到前線

政府若是將新創、新南向等政策視為國家實力的發展,就應該正視政府與人民連接仍然不足的事實,不僅要推動各項務實的獎助計畫,更要進行軟性的思維轉換,以靈活的角度看待創業,培養青年勇於創新的勇氣。否則如果只是輕輕的、口號式的推廣,不僅無法達成期望的目標,更可能落得人民對政府的失望,以及落得吃新創團隊豆腐的嫌疑。

附註:在創創點火器臉書粉絲頁可以看到當天的直播紀錄,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點選收聽看看

後記——————————
在高等教育界,還有不少學校因應新創潮流陸續開設相關課程與學院,例如B編的母校政大就在近日預定開辦「創新創業學院」。台大也有「創新設計學院」等。而校園外,在網路上也有如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的線上開放課程供民眾線上學習。不過這些資源也常常因為分散而難以讓民眾一一蒐集齊全,讀者們可以藉由網站互相連結,或者到創創點火器官網查詢,就會有更多詳細的資訊喔!

這篇文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轉發!

About Author

年輕的頭殼下藏了好多鬼靈精怪的想法, 多元思考、無拘無束,走在愛因斯坦無知的邊界上, 和每個你你還有你提供未曾知道的新資訊。 法律、媒體、性別,遊走於每個專業之中, 我是Bruce,我是大家最無負擔的好朋友。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