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8人的團隊,如何在2年內打破壟斷20年的法律搜尋市場? Lawsnote上線兩週年專訪

0

律師界最近吹起了一陣「你參加 Lawsnote 團購了嗎?」的問候語,甚至有律師事務所把會使用 Lawsnote當成徵才條件。Lawsnote儼然已經變成律師界近年來的重大變革。

過去20年來,法學搜尋市場幾乎處於壟斷局面,大部分律師都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使用相同的系統。雖然中間有許多新的服務跳出來企圖打破這樣的市場生態,但真正對市場產生影響力的服務,所有法律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的,應該非Lawsnote莫屬。

智由博集從2016年Lawsnote甫上線便持續追蹤Lawsnote的發展,而最近正好是Lawsnote上線滿兩年。兩年前,創辦人郭榮彥(Barry)曾經說過在不久的將來,如果你是法律人、如果你持續在法律圈,那你的書籤中一定會出現Lawsnote的Logo。

2016年第一次專訪:這個點子被嘲笑沒有商業利益,但律師們卻愛死了

2017年一週年專訪:那個被笑沒有商業利益的點子後來如何了?Lawsnote一週年專訪

兩年過去了,有將近60%的法律人書籤中真的出現了Lawsnote的Logo,但就如同所有的創業故事般,沒有甚麼一帆風順的情節。身為長期關注法律與科技的媒體,智由博集再次專訪Lawsnote創辦人Barry,談談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兩年的創業之路:從律師到創業者

Barry大學念的是農業化學,畢業後擔任專利工程師,因為希望完整參與一個專利的生命週期開始念法律,進而考上律師。

「家人當初覺得可惜『好好的律師不當,為何要創業?』當時,我準備了一份簡報,也是Lawsnote的第一份簡報,不只是為了說服家人支持,同時也是讓他們理解他們兒子到底想要做些什麼。」

穩定的律師工作,是 Barry 的父母替他安上的標籤,時不時要來提醒,彷彿深怕他忘了。

「我覺得他們完全沒有理解(笑),有陣子我常上媒體,我會把連結傳給我媽,她唯一在乎的事情是我變胖了⋯⋯」原以為會是替兒子感到驕傲的溫馨場景,竟演變成搞笑劇。「但至少讓他們知道我是認真的!」Barry這麼說。

不只是要說服身邊的人,最重要的是要說服自己。

初期的田野調查過程中,他訪談大小律師事務所,紮實的探勘使用者的需求。為了開發Lawsnote的功能,找熟識的受雇律師拜訪到律師事務所做訪談,有時整個下午要蹲在律師辦公椅旁,逐步紀錄律師如何找到資料,這樣的工作跟之前作為律師受人尊敬的社會形象完全不同。

Barry說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張白紙,從零開始。於是紮實的從頭做起,就像Lawsnote的客服系統。

「我對我們用命在做的客服是有絕對自信的!」—— Barry

Lawsnote從創業初期就非常重視客服,「使用者就是一切!」,團隊花了十足心思研究使用者行為,確立了現今客服的流程。團隊的每位核心成員在第一時間收到客服來信,從用戶的回饋中理解使用者的需求,主動解決問題,並試著換位思考,透過不斷的對話,慢慢地從中累積經驗。如此一來不僅節省溝通上的成本,更能覺察到自己的負責項目對於使用者而言,產生了什麼深刻意義,「除了活下去的本錢之外,我們公司的信念就是深信真的能夠在推動法律圈的改變,而不單純只是賺錢,我們希望幫助使用者往更好的地方前進。」經歷了紮實的蹲馬步階段,讓團隊能貼近律師的使用習慣,接地氣的解決法律人的問題。


以法律人為本,為法律人而生:Lawsnote 上線兩年來,為法律圈帶來了甚麼改變?

對於律師而言,必須消耗很多時間和專注力,從判決資料中爬梳法律案件的繁瑣脈絡。這樣的過程必須花費時間人力,而Lawsnote的核心就是讓這一切可以更簡單快速。

Lawsnote讓法律人改變傳統資料搜尋的使用習慣,這是在過去從來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Lawsnote以法律人慣用的邏輯做關聯度排序,經過統計,使用者在大多數的搜尋情境下,在前三頁就可以得到需要的資料,大幅減少了工作時間。相較之下,如果仍採用傳統模式,在搜尋資料上就會花費更多時間。「我們一直強調:很多事情可以採用更有效率的作法,不光只是法學資料的搜尋,包含律師執業的業務內容,改變以往的使用習慣,利用工具協助律師來處理更多案件、甚至擁有更多私人時間,我們希望慢慢讓律師認知到效率的重要性。」Barry這麼說。

預期以外的發現:搜尋質量的提升

超出Barry的預期,有律師跟團隊回饋:以前搜尋資料幾乎都依賴傳統的法源搜尋系統,因為裁判數量很多,因此很多律師只會引用由資料庫公司透過人工整理,具有判決要旨的裁判。

然而這些整理好的判決僅佔所有判決的一小部分,絕大多數的判決很不容易被提出到法庭上作為訴訟的武器,並不是因為這些判決沒有價值,單純只是在茫茫的判決大海中,律師難以找到這些判決。

Lawsnote放棄人工整理的搜尋模式,改以「關聯度排序」或「進階搜尋」讓使用者快速找到精確的資料,不僅增加律師在訴訟戰使用的武器,更可能扭轉律師的攻防勝敗,這是除了搜尋時間的縮短之外,搜尋質量提升的意外收穫。

創立兩年 Lawsnote成為台灣最多用戶的法學搜尋系統

Lawsnote在去年10月正式開始收費後,憑藉著高精準度的關聯性搜尋、直覺的操作模式以及各種貼近使用者需求的功能,快速拓展市場。

目前國內前三十大律所幾乎都是Lawsnote的客戶。除了律師外,Lawsnote也已經將服務推進會計師、上市櫃公司、公家機關和大學。

「法學資料庫是一個需要時間來堆疊信任的服務——許多使用者會挑戰法學資料庫的完整性,而良好服務的口碑則需要時間來累積,也改變過去法律人的資料搜尋習慣。因此在兩年內能受到國際級的律所採用,對我們是很大的激勵!」

Lawsnote的基本哲學很簡單,就是找出對法律人而言最重要的價值:「節省時間」。

形塑公司文化 凝聚團隊向心力

「真正價值的傳遞必須是從內部外溢來傳達的」Barry説,「當然我們可以把『節省時間』印在名片上或放在公司網站上,但只有當團隊內部所有人都堅信著這樣的理念並且身體力行的時候,其他人才會相信。」

為了讓團隊成員凝聚共識,Barry提到團隊文化的重要性,「法律可以透過科技的力量來提升效率」,所有團隊成員必須有這樣的信仰。

從團隊內部先做到自動化開始,Lawsnote可以維持小團隊,服務全國的法律人,就是仰賴包含金流、客服、會計和開發上高度自動化的流程。

「多多少少需要一點Geek崇拜的心態」Barry笑著說。

Lawsnote的T-shirt利用程式語言呈現核心價值。

活動用的小公仔是以演算法的名稱來命名。

 

除了科技改變法律的信仰外,Lawsnote的文化也創造了一個自由表達意見的團隊氣氛,對等重視成員和公司發展以及開心工作的氛圍。

「開心工作很重要啊,所以我們每天都會透過Switch來建立團隊情感(笑)」

作為創辦人,以身作則更是重要的事,說到的事就要做到,如此才能形塑公司文化「每個成功的創業家都這麼說,企業文化就是CEO自身價值觀的延伸,基本上你定義什麼是受欣賞的,什麼是不應該發生的,整個團隊才會逐步往理想藍圖邁進。我是第一次創業,只能參考前人的建議,盡量小心翼翼的打造出這樣的氛圍」

創業到現在兩年,有沒有什麼可以避免的問題?

「定價策略是個非常困難的事情!」Barry說。

「目前的四種訂閱方案(早鳥優惠、月訂閱方案、企業方案、團購方案)對於消費者而言仍太複雜,跟客戶溝通的成本會提升不少,購買意願也會隨價格方案的理解度而削弱。最容易理解的模式就是透過單一的定價深植人心。雖然我們依照消費者需求架構出金額方案,但不同的折扣方案導致價格混亂。」講話平穩的他,講到這裡陷入沈思:「不曉得,永遠都在想怎麼做…有時候可能真的要犧牲一些東西…」

兩年間團隊成長最有成就感的事:足以支付員工薪水的時候。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新創公司一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90%,而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會在五年內倒閉。不可諱言地,隨著公司的增長與發展,第二年開始,各種現實的問題勢必接踵而來。

一般來說,創業的第一年通常都是最理想的階段,滿腔熱血的懷抱夢想打造產品,但第二年開始不一樣了,光有好的產品是不夠的,創業者必須開始審慎思考,如何將產品推廣到市場中。撐過第一年,現實的問題開始浮現,許多創業團隊都是死在第二年的灘頭上,包括團隊磨合、募資營收,當沒有穩定現金流的時候,燒錢會帶給整個團隊莫大的壓力,團隊士氣想必會持續下墜。

「第二年會面臨更多困難的選擇,那無關夢想或理念,而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在創業初期我根本不會考慮這些問題,就算有想到,也不深刻。」Barry說。「我們大概燒了15個月,那段期間沒有營收,共同創辦人幾乎都沒領薪水,每天盯著現金流的日子壓力其實很大,而且一點都不有趣…所以當公司終於開始賺錢,可以幫員工加薪的時候,真的蠻有感觸的。」

創業路上支持與質疑的聲音

創業至今,Lawsnote從不被看好到現在,創業初期難免面臨有很多質疑的階段。Barry謙虛地強調,在過程中受到許多貴人幫忙,讓他們得到許多發展機會,更特別要感謝從Lawsnote還默默無名就相挺到現在的陳金泉律師和智由博集。

走上創業這條路,總有些不足為外人道的艱難,現實中的創業環境充滿各式各樣的角力,關乎要如何捍衛你的產品:一談到團隊,Barry反倒少了嚴肅,多了些溫度。「我是個蠻任性的人,感謝夥伴從不跟我計較太多,尤其在創業初期,不免有遭受挫折質疑的聲音,縱使在外頭被欺負了,我仍知道有群夥伴可以成為支撐,讓我可以沒有後顧之憂。」


如今Lawsnote上線兩週年了,這次,Barry很坦率地,接受了我們檢視團隊兩年來走過的足跡。的確,對一個公司的成長而言,兩年並不算長,但成績不可能一蹴可幾;每一個功能的解鎖,都是團隊一步一腳印的實踐。法律革新的腳步很慢,但Lawsnote走在前頭。

 

這篇文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轉發!

About Author

信奉開放與分享的哲學,持續關注IP Law/Fashion Law/LegalTech/Startups 領域,期許自己成爲不一樣的法律人。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