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法律人》勇敢嘗試,找到方向-政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 邱惇

0

近幾年,流浪律師的情況越發嚴峻,曾是金飯碗的律師業,如今也出現低薪、無薪實習、僧多粥少等現象。但縱使如此,仍有許多人前仆後繼地想進入這個領域。身在「流浪」的浪潮中,面對一年一千個律師,但訴訟業務量並沒有上升的情況下,法律人應該要有怎樣的思維面對這超級大浪?法律還是一個值得投資的行業嗎?律師執照生鏽了,還有必要考律師嗎?除了訴訟律師,還能做些什麼事?

 

『不一樣的法律人』是智由博集的最新專題。我們將邀請一系列有著不一樣經歷的法律人,來分享他們的看法。『不一樣的法律人』專題獻給那些正在思索要不要、該不該進入法律領域的朋友、正在大學和法律纏鬥的年輕人,以及取得律師執照卻仍然茫然的法律人。

 

過了幾回『不一樣的法律人』的專題,筆者陸續收到一些法律系同學的詢問,而這些問題,筆者覺得可以由今天受訪者的故事來回答,以下是讀者來信(經同意後刊出)

 

Wanda你好:

看了『不一樣的法律人』的故事,我也很嚮往可以有跨領域的經歷,學校老師在我們大一和大二的時候就有不斷強調跨領域的重要。以我來說,雖然我念了法律系,但我對於自己的未來,還是有點迷惘,快畢業了還是找不太到方向。我也想選擇跨領域的研究所,但是在法學院,這條路總感覺特別孤獨,同學們為了方便考律師,都還是選擇傳統的法研所,希望可以一邊準備法研所一邊準備律師,避免分散精力。

 

我想問的是,如果我和湛址傑學長(請參閱:從叛逆退學到考取律師執照-台灣大學商研所 湛址傑)一樣念的是商研所,我會不會沒時間準備律師考試?以至於跨領域沒學好!法律也沒學好?另外,我想知道學長姐準備商學院的研究所的方法,以及到底怎麼選出這條路的(畢竟選擇很多,科法所、智慧財產權研究所、甚至企研所等)。非常謝謝你!

 

筆者認為,生涯規劃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找方向不是容易的事情。或許可以透過更多的故事案例找到一點方向。這回邀請到畢業自政大法律系,現正就讀政大智慧財產權研究所的邱惇,他將分享自己如何一步步「嘗試」,從傳統法律、新興法律到跨領域,在法律系封閉的環境裡找到夢想,跨出產業,走出自己的路。

邱惇

 

不要「只」讓18歲青澀的選擇,決定未來的一輩子

「相處一輩子的伴侶,我們會好好挑選,可能換過幾個男女朋友,甚至試婚過後才會結婚,那為什麼青澀的18歲那年選擇的科系,卻決定了我們一輩子只能從事法律這件事?」邱惇告訴我,這是開啟他不斷『嘗試』最大的理由。18歲時因為夢想選擇法律系,但是畢竟還沒受過專業訓練,對實際的情況仍然一無所知,也沒有信心去面對世間上醜陋的一面(毒品、殺人、離婚都不是好事)。

 

「社會上很多人都害怕法律,我們擁有別人如此害怕的武器時,更應該謙卑並謹慎的使用法律」邱惇說。曾經我夢想當一位家事律師,若然,我要和心理諮商師合作,這樣一條龍的服務,才會真正的解決當事人的問題。但學得越多,越覺得自己還很不足,沒有足夠的情商去處理這些晦暗之事。

 

在我們還不確定自己的未來規劃時,法律人或許可以透過『嘗試』開始進行生涯探索。

 

從傳統法律到新興法律領域的大學生活

大二時因為擔任系學會副會長,參加歐洲法律學生聯盟(ELSA),讓邱惇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國家的法律人,開始對國際法產生興趣,例如傳統的國際公法和跨國災害防治法,甚至參加Jessup (編按:Jessup是法律系學生常會組隊參加的國際法模擬法庭比賽,全程英文辯論,一般法律系學生對此多半有些害怕而不敢嘗試)。深知自己對國際法的熱愛,也曾針對跨國災害防治相關的法律進行研究,後來也到國際法學會協助研究和平台經營工作,做了很多線上影音訪談的有趣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學會剪影片、做後製,無形中學了很多東西,這些技能就是在活動中磨練出來的。

 

 
(註:影片最後有陳長文老師唱老鼠愛大米喔!)

 

問到這些經歷會不會影響生涯規劃?邱惇這樣說:「我有一群和我一起累積豐富經歷的朋友,應屆考上律師的也大有人在,關於嘗試新東西,大家真的可以勇敢一點!」筆者很好奇邱惇參加這麼多活動,在校成績如何?邱惇說「對我而言,成績只要維持在前30%可以推甄的水平就夠了,我自己的畢業成績大概也在前20%左右,剩下的嘗試遠比成績更重要,也更值得。」

 

愛上比賽的感覺,跨足商業比賽並到企業實習

「參加過Jessup後,我愛上比賽的感覺了!」邱惇說。但礙於沒有足夠經費可以比WTO競賽,邱惇轉往商業領域參加了後來的社會企業創新競賽(TIC100)。不同於創業競賽,TIC100比較像是企業解決方案競賽,對於非商學背景的人來說相對容易入手。當年的主題是物聯網,遠雄當時正大力推動智慧住宅,邱惇所屬團隊的題目就是要找出優化APP的方案,因此接觸了新科技應用和不同於法律的產業。也獲得了遠雄組第一名的10萬獎金。

 

「回顧大學生活,我擁有不錯的成績、參加了法律和非法律的競賽、到企業做行銷後台的實習、傑青團活動,透過這些經歷讓我申請到研究所,甚至也到了北京清華大學交換。一開始覺得從法律到新創,我就已經認識一些很厲害的人,但是看得越多,就覺得還有更多我可以學習的地方」邱惇說。

 

不論要不要當律師,了解其他領域仍是件重要事情

對於想跨領域的學弟妹,邱惇說:「我自己也是從傳統的民刑法開始讀,往外拓展到大家比較不關注的國際法,再到新興領域的法律,因為勇敢嘗試,我也到公司做過行銷分析的實習,現在的我也在貝殼放大Baker Founder實習,學到很多廣告和行銷的方式。」

 

試了一圈,邱惇自己覺得在產業待下來,是更舒服的環境。但其實跨領域應該要是一種概念,不一定是真的不做法律工作,更重要的是去了解社會,法律人很容易以法律自恃,長期不接觸外面的環境與知識,也難怪一般人聽不懂法律人在想什麼,握有強大法律的武器(一般人確實這麼認為),法律人更應該謹慎小心調整自己,理解每個爭執的核心,才能更成熟而令人信賴的處理事情。自古文人相輕,法律人更是如此(每次社會議題最愛筆戰就是法律系),但是如果不往外拓展,我們很容易忽視重要的訊息而有盲點,這在處理紛爭上不是一個好狀況。

 

律師執照對現在的我而言,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

問到律師考試,邱惇認為律師考試就像駕照,你有駕照但你不一定開車,但如果你不打算開車,那似乎也沒必要考駕照,至少現階段是如此。「對現在的我而言,還有更多事情比律師考試更為重要,因此每天必須很努力地去累積自己。」邱惇更建議學弟妹:「如果你和我一樣不打算考律師,那就要更努力的去做你認為更重要的事。證照畢竟就是一個資格,考到之後也要花更多時間精力去累積自己,累積出來的成績才會是決勝的關鍵。」

 

至於法律人的生涯規劃,邱惇認為當司法官或律師要有很強的心智和心理素質,可能要每天都看到生活的悲慘面,如果沒有經過嘗試就選擇這樣的路,可能會讓自己一輩子的心靈過得很疲憊。嘗試的過程中,邱惇說如果不知道嘗試的方向,其實可以找一個自己崇拜的人,朝著別人的腳步往前,並且不忘多閱讀課外知識,都是很好找方向的方式。我自己進到政大智財所,也是因為曾經認識智財所畢業的學姊很優秀,我也想和追隨他的腳步,透過找idol,我可以更加確定要往哪個方向嘗試,而透過嘗試的過程也讓人生更加豐富和完整。

 

(Cover photo credit:James@flickr CC BY-ND 2.0)

這篇文對你有幫助嗎?歡迎分享轉發!

About Author

Comments are closed.